第六章 孙德崖心胸窄挑起内斗 朱元璋(1 / 4)
第六章??孙德崖心胸窄挑起内斗??朱元璋施良策机智救父(6页)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镇,又是扼守四方的要道,南通庐州(今合肥),北达济南,东连海宁(今江苏连云港市),西接郑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芝麻李、赵均用和彭早住的红军占领徐州及所辖县后,队伍扩充到数万,成了朝廷的的心腹之患。
先说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工部尚书(正三品)兼总治河防使贾鲁指挥十五万民夫和二万士兵,完成了黄陵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四月二十二日动工,七月就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将河水决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诸堤,全线完工,使黄河复归故道。随后,贾鲁回朝,向顺帝呈上《河平图》。
贾鲁(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平阳路泽州高平县(今山西晋城市高平)人。
此官生一张椭圆丰脸,长一对游龙眉——眉坚、清秀有角,色润且黑,居额(眉骨)势上。说来真是巧,配上了伏龙眼、通天悬胆鼻——山根高耸通天(抬升印堂平额);准头圆而不露孔,势若悬胆,正而不偏;兰台、廷尉分明,法令隐隐而藏。
古代面相学认为:游龙眉主使聪明精干,勇敢果断。若配伏龙眼、再有悬胆鼻者,位至极品,大富大贵。
次年(1352年)二月,朝廷任命贾鲁为淮东道宣慰使司宣慰使(从二品)。淮东道治所设于扬州路城。宣慰使司掌军民之务,置于道署统领路、州县。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路、州县有请则作为或上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处置军务),其次则只为元帅府(处置军务)。
元廷任命文官贾鲁做宣慰使,是变通让他当元帅,要求他招募悍勇壮丁,夺回徐州。贾鲁赴任后不急不忙,选择农历三月到淮东道淮安路城(今淮安市)坐镇,下令所辖三州(海宁州、泗州、安东州)招募壮丁,并未透露是攻打徐州。
那时,淮东道还没有造反的起义军,社会基本稳定,稻谷的秧苗刚刚插完,冬麦尚未成熟,青黄不接,很多壮丁纷纷应招当兵,可以有碗饭吃。当时淮北还有不少盐场,淮安河下镇最大的商业是盐业,有数十处盐堆栈。
很快,贾鲁就招募到农民壮丁及青年盐丁三万余人。为了与蒙古军和起义军有所区别,贾鲁统一制作了黄色的军服,上衣为斜襟右衽短袍,军帽为顶带红缨黄笠帽。三万新军一律穿黄衣、戴黄帽,打黄旗,号称黄军。
四月,贾鲁率领黄军三万兵马分西、北两面包围了徐州。
徐州古城的东面和南面被黄河故道围绕,故道较宽并且有水,形成天然屏障。稍远的东北面是京杭运河。城西南是云龙湖。湖的东面是云龙山,西面是韩山。韩山的北端延伸到云龙湖北面1000多米处。此处距离西门大约3500米。
四面城墙各有一门。东门叫河清门,南门叫迎恩门,西门叫通汴门,北门叫武宁门。
这时黄军士兵才明白:招募他们是来打红军、当炮灰。大家心无斗志,又缺乏作战经验,接连攻城三天均无功而返,死伤数千人。后来,断断续续攻了一个月,三万黄军死伤一半,仍然没有攻下。
贾鲁修水利是行家,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只好上奏朝廷,以咎请罚。右丞相托克托帖木儿决定亲自出马剿灭徐州红军。
1352年九月,经过充分准备,托克托统兵十万包围了徐州城。托克托采纳了宣政院参议(正五品)也速的建议,制造了一百座“回回炮”。这是大型攻城武器。
这种炮与战国时期发明的大型攻城器械——人力杠杆抛石机(即抛石炮)类似。“炮”字最初的写法是“石”字旁的“砲”,就是源于抛石机。
抛石炮以木材为主,基本结构由炮架、炮杆梁、炮杆组成。中式抛石炮的炮架由四根剥皮原木组成一对平行a形架,顶端有一根原木横梁。剥皮的原木炮杆(头粗尾细)安在横梁中间,下方用u形铁条箍松动式箍住,铁箍内面粘有一层牛皮,便于转动。如此,炮杆就像跷跷板。
炮杆后部较长、渐细,通过自重落于炮架后的地面,尾端有一个牛皮兜。装弹手负责把石弹装进皮兜。炮杆前部一段较短、较粗,高高翘起。头端固定有6根或4根绳索,均带着一个铁拉环。每个放炮手可以举起双手抓住拉环,指挥一声令下,放炮手同时快速下拉绳索并下蹲,迫使炮杆在横梁上转动,炮尾则转向高空,抛出石弹。
回回炮俗称襄阳炮,属于西式抛石机。它与中式抛石炮的主要不同点有两处:一是炮杆头部没有绳索,不是靠人力拉下,而是挂了一个装满石块的配重木箱。二是采用简易机械控制拉下的后半段炮杆,通过拨开机关解除控制,使前端配重木箱快速下落,发射尾部的石弹。但是装弹时需要把后杆拉下来。其制作者是回回人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
《元史·亦思马因传》云:“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至元)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审察)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石弹)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使吕文焕惧,以城降”。
当时,元军指挥攻打樊城、襄阳的将领中有一个猛将叫作阿里海牙。
《元史·阿里海牙传》云:“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城),移其攻具(回回炮)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
由于这种炮在攻克襄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元军称其为回回炮,起义军则把它叫作襄阳炮。
托克托了解了徐州的地形后,发现只有西门易于攻打。西城墙大约1400米长。他把行营扎在城西靠近云龙湖的韩山东麓,各部队沿着韩山东麓及云龙湖北岸扎营。
随后在面对西门约35丈(111米)远搭起一座一丈(约3.17米)高的指挥台。台上固定了一把遮阳白色大伞。
他采取集中力量攻城的策略,把100架回回炮通过四轮平板马车通通拉到徐州西门西墙,约90米远,一字排开。这是根据设计的石弹重量经过试验的抛射距离。石弹较轻,抛的较远,但是不易破坏墙垛。石弹过重,抛得不远。再说大炮离城墙过近,影响排兵布阵。
炮阵以西门为中心,两炮间隔约8米,100座炮列阵长达约800米。 ↑返回顶部↑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镇,又是扼守四方的要道,南通庐州(今合肥),北达济南,东连海宁(今江苏连云港市),西接郑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芝麻李、赵均用和彭早住的红军占领徐州及所辖县后,队伍扩充到数万,成了朝廷的的心腹之患。
先说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工部尚书(正三品)兼总治河防使贾鲁指挥十五万民夫和二万士兵,完成了黄陵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四月二十二日动工,七月就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将河水决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诸堤,全线完工,使黄河复归故道。随后,贾鲁回朝,向顺帝呈上《河平图》。
贾鲁(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平阳路泽州高平县(今山西晋城市高平)人。
此官生一张椭圆丰脸,长一对游龙眉——眉坚、清秀有角,色润且黑,居额(眉骨)势上。说来真是巧,配上了伏龙眼、通天悬胆鼻——山根高耸通天(抬升印堂平额);准头圆而不露孔,势若悬胆,正而不偏;兰台、廷尉分明,法令隐隐而藏。
古代面相学认为:游龙眉主使聪明精干,勇敢果断。若配伏龙眼、再有悬胆鼻者,位至极品,大富大贵。
次年(1352年)二月,朝廷任命贾鲁为淮东道宣慰使司宣慰使(从二品)。淮东道治所设于扬州路城。宣慰使司掌军民之务,置于道署统领路、州县。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路、州县有请则作为或上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处置军务),其次则只为元帅府(处置军务)。
元廷任命文官贾鲁做宣慰使,是变通让他当元帅,要求他招募悍勇壮丁,夺回徐州。贾鲁赴任后不急不忙,选择农历三月到淮东道淮安路城(今淮安市)坐镇,下令所辖三州(海宁州、泗州、安东州)招募壮丁,并未透露是攻打徐州。
那时,淮东道还没有造反的起义军,社会基本稳定,稻谷的秧苗刚刚插完,冬麦尚未成熟,青黄不接,很多壮丁纷纷应招当兵,可以有碗饭吃。当时淮北还有不少盐场,淮安河下镇最大的商业是盐业,有数十处盐堆栈。
很快,贾鲁就招募到农民壮丁及青年盐丁三万余人。为了与蒙古军和起义军有所区别,贾鲁统一制作了黄色的军服,上衣为斜襟右衽短袍,军帽为顶带红缨黄笠帽。三万新军一律穿黄衣、戴黄帽,打黄旗,号称黄军。
四月,贾鲁率领黄军三万兵马分西、北两面包围了徐州。
徐州古城的东面和南面被黄河故道围绕,故道较宽并且有水,形成天然屏障。稍远的东北面是京杭运河。城西南是云龙湖。湖的东面是云龙山,西面是韩山。韩山的北端延伸到云龙湖北面1000多米处。此处距离西门大约3500米。
四面城墙各有一门。东门叫河清门,南门叫迎恩门,西门叫通汴门,北门叫武宁门。
这时黄军士兵才明白:招募他们是来打红军、当炮灰。大家心无斗志,又缺乏作战经验,接连攻城三天均无功而返,死伤数千人。后来,断断续续攻了一个月,三万黄军死伤一半,仍然没有攻下。
贾鲁修水利是行家,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只好上奏朝廷,以咎请罚。右丞相托克托帖木儿决定亲自出马剿灭徐州红军。
1352年九月,经过充分准备,托克托统兵十万包围了徐州城。托克托采纳了宣政院参议(正五品)也速的建议,制造了一百座“回回炮”。这是大型攻城武器。
这种炮与战国时期发明的大型攻城器械——人力杠杆抛石机(即抛石炮)类似。“炮”字最初的写法是“石”字旁的“砲”,就是源于抛石机。
抛石炮以木材为主,基本结构由炮架、炮杆梁、炮杆组成。中式抛石炮的炮架由四根剥皮原木组成一对平行a形架,顶端有一根原木横梁。剥皮的原木炮杆(头粗尾细)安在横梁中间,下方用u形铁条箍松动式箍住,铁箍内面粘有一层牛皮,便于转动。如此,炮杆就像跷跷板。
炮杆后部较长、渐细,通过自重落于炮架后的地面,尾端有一个牛皮兜。装弹手负责把石弹装进皮兜。炮杆前部一段较短、较粗,高高翘起。头端固定有6根或4根绳索,均带着一个铁拉环。每个放炮手可以举起双手抓住拉环,指挥一声令下,放炮手同时快速下拉绳索并下蹲,迫使炮杆在横梁上转动,炮尾则转向高空,抛出石弹。
回回炮俗称襄阳炮,属于西式抛石机。它与中式抛石炮的主要不同点有两处:一是炮杆头部没有绳索,不是靠人力拉下,而是挂了一个装满石块的配重木箱。二是采用简易机械控制拉下的后半段炮杆,通过拨开机关解除控制,使前端配重木箱快速下落,发射尾部的石弹。但是装弹时需要把后杆拉下来。其制作者是回回人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
《元史·亦思马因传》云:“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至元)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审察)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石弹)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使吕文焕惧,以城降”。
当时,元军指挥攻打樊城、襄阳的将领中有一个猛将叫作阿里海牙。
《元史·阿里海牙传》云:“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城),移其攻具(回回炮)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
由于这种炮在攻克襄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元军称其为回回炮,起义军则把它叫作襄阳炮。
托克托了解了徐州的地形后,发现只有西门易于攻打。西城墙大约1400米长。他把行营扎在城西靠近云龙湖的韩山东麓,各部队沿着韩山东麓及云龙湖北岸扎营。
随后在面对西门约35丈(111米)远搭起一座一丈(约3.17米)高的指挥台。台上固定了一把遮阳白色大伞。
他采取集中力量攻城的策略,把100架回回炮通过四轮平板马车通通拉到徐州西门西墙,约90米远,一字排开。这是根据设计的石弹重量经过试验的抛射距离。石弹较轻,抛的较远,但是不易破坏墙垛。石弹过重,抛得不远。再说大炮离城墙过近,影响排兵布阵。
炮阵以西门为中心,两炮间隔约8米,100座炮列阵长达约800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