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生活(2 / 3)
她们家就她们叁个人,彼此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平平淡淡地生活在一起。
简若英的丈夫和女儿都在五一叁事件中受了伤,没几年就因为难以医治而去世,留下来简若英一个人。
简若英去扫墓时捡到了她,刚被捡回来的时候脑子不太好,一直昏昏沉沉的,简若英还以为她是个天生的傻瓜,直到水苓想起来自己是谁,在闭眼之前发生了什么,简若英惊讶于她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聪慧,在水苓给她算账的时候连说了好几声不得了。
水苓问过母亲,山上还有没有别人,尤其坡上,简若英说她没看见,没去那么高的地方,上面据说被有钱人买了封起来了,不给他们进去。
后来她去登记改名,成为简若英的女儿,用了谨仪这个名字,跟着母亲一个姓。
水苓打听过徐谨礼的消息,好在名人八卦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报纸上说豪门毒妇谋求财产不成,竟联和亲生女儿杀夫杀子……其中有不少渲染的成分,水苓有些难堪,但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都是事实,看到最下面徐谨礼顺利出院之后,她就把报纸收了起来,没告诉简若英这件事。
徐家没有寻找过她,她也没有颜面回去,就这样留下和简若英一起生活,本以为会这样平淡而满足地过完一生,没想到又见到了他,在十二年后。
反反复复隐现于脑海中的回忆就像是涟漪那样一圈又一圈地晕开,原以为这是一潭死水,没想到竟会再一次兴起风浪。
简谨仪回忆她和徐谨礼相视的那一眼,徐谨礼好像记不得她了,那一眼非常温和客气,却又十足陌生……
第二天,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在讨论独大事件。
因为马来人优先政策,马来人原本在大学中的份额从百分之五十多上涨到百分之七十多,这就意味着有更多其他种族的孩子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水苓还是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完成的学业,但现在南洋大学似乎也难以为继。
于是77年开始华侨就一直想办一所华人大学,成立了独大有限公司,专门用来为建造、承办学校筹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置办独立大学。
但不久独立大学就因为马来西亚教育局的反复叫停而不得办理,政府反对的理由是采用华文为教学语言违反国家政策中马来语为官方语言的政策,它由私人机构建立,并不正规,并且只招收华文独立中学的学生,对待其他种族并不公平。
为了办学校的事,一直僵持到81年九月开庭,那次辩护受到华侨的广泛关注,独大代表律师贝洛夫据理力争,解释独大办理的初衷是为了给马来西亚提供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并非只教授华人,教学媒介也并非只使用华文,马来文和英文也有使用,外加独立大学是一所民办的大学,所以其语言的使用即使用华文也是合理的。
这件事反复牵扯到81年十一月,独大的办学申请依旧被官方驳回。
今年2月再次开庭,贝洛夫律师据理力争高庭滥用否决权,忽视少数民族的利益,并且一所大学只是教育机构,而非政府机构,如何能说这样的一所机构危害了马来西亚的社会关系。
这次辩护的全程被做了重点采摘,刊登在报纸上,办公室里几乎人手一份。
不得不承认,从日占后开始,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荆棘满途。
80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宣布在全国实行3M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华小除了华文课和算术课,其他课程必须使用马来语。
这项政策推出之后,在华人内部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骚动,董教总、华社团体和反对党均提出强烈抗议,政府才不得不回应此事,保住了华小的华文教育。
最近,董教总又提呈一份备忘录,呼吁政府在吉隆坡大蓝图计划下,增建华文小学以供需求,平等对待非马来人的文化。
“不用说,肯定又要被否……”
“学生那么多,全靠自力更生,依旧不给办,地是他们的,咱们有什么办法?”
“习惯了,反正都是他们说了算。我爸最近刚到了65岁,可以去大陆探亲,都和他亲友说好了,提交的申请又被驳回了。”
“唉,五一叁之后真的越来越难了……”
突然有人嘘了一声,刚刚提及五一叁的人捂了嘴:“差点忘了,不说了不说了……”
简谨仪走到工位放下包,把后面那位老师要的郁金香递给她,而后对大家笑笑,捂嘴的老师和她打招呼:“哎,简老师来了啊,你听说了没有,上次的赞助人说他要给赞助的几所华小六年级老师办一次联谊,包车包餐包住宿,简老师你去不去?”
她一向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有那个时间不如回家给母亲帮忙,但是这次活动是赞助人那边提议的……他会来吗?简谨仪抱着一点希望,没有立刻拒绝。
后桌的老师插好郁金香,劝她:“去呗,咱们学校哪年八代有过联谊啊,估计也就是这一次。”
拿着登记表的年级主任推了推眼镜:“简老师,我给你报名了啊。” ↑返回顶部↑
简若英的丈夫和女儿都在五一叁事件中受了伤,没几年就因为难以医治而去世,留下来简若英一个人。
简若英去扫墓时捡到了她,刚被捡回来的时候脑子不太好,一直昏昏沉沉的,简若英还以为她是个天生的傻瓜,直到水苓想起来自己是谁,在闭眼之前发生了什么,简若英惊讶于她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聪慧,在水苓给她算账的时候连说了好几声不得了。
水苓问过母亲,山上还有没有别人,尤其坡上,简若英说她没看见,没去那么高的地方,上面据说被有钱人买了封起来了,不给他们进去。
后来她去登记改名,成为简若英的女儿,用了谨仪这个名字,跟着母亲一个姓。
水苓打听过徐谨礼的消息,好在名人八卦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报纸上说豪门毒妇谋求财产不成,竟联和亲生女儿杀夫杀子……其中有不少渲染的成分,水苓有些难堪,但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都是事实,看到最下面徐谨礼顺利出院之后,她就把报纸收了起来,没告诉简若英这件事。
徐家没有寻找过她,她也没有颜面回去,就这样留下和简若英一起生活,本以为会这样平淡而满足地过完一生,没想到又见到了他,在十二年后。
反反复复隐现于脑海中的回忆就像是涟漪那样一圈又一圈地晕开,原以为这是一潭死水,没想到竟会再一次兴起风浪。
简谨仪回忆她和徐谨礼相视的那一眼,徐谨礼好像记不得她了,那一眼非常温和客气,却又十足陌生……
第二天,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在讨论独大事件。
因为马来人优先政策,马来人原本在大学中的份额从百分之五十多上涨到百分之七十多,这就意味着有更多其他种族的孩子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水苓还是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完成的学业,但现在南洋大学似乎也难以为继。
于是77年开始华侨就一直想办一所华人大学,成立了独大有限公司,专门用来为建造、承办学校筹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置办独立大学。
但不久独立大学就因为马来西亚教育局的反复叫停而不得办理,政府反对的理由是采用华文为教学语言违反国家政策中马来语为官方语言的政策,它由私人机构建立,并不正规,并且只招收华文独立中学的学生,对待其他种族并不公平。
为了办学校的事,一直僵持到81年九月开庭,那次辩护受到华侨的广泛关注,独大代表律师贝洛夫据理力争,解释独大办理的初衷是为了给马来西亚提供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并非只教授华人,教学媒介也并非只使用华文,马来文和英文也有使用,外加独立大学是一所民办的大学,所以其语言的使用即使用华文也是合理的。
这件事反复牵扯到81年十一月,独大的办学申请依旧被官方驳回。
今年2月再次开庭,贝洛夫律师据理力争高庭滥用否决权,忽视少数民族的利益,并且一所大学只是教育机构,而非政府机构,如何能说这样的一所机构危害了马来西亚的社会关系。
这次辩护的全程被做了重点采摘,刊登在报纸上,办公室里几乎人手一份。
不得不承认,从日占后开始,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荆棘满途。
80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宣布在全国实行3M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华小除了华文课和算术课,其他课程必须使用马来语。
这项政策推出之后,在华人内部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骚动,董教总、华社团体和反对党均提出强烈抗议,政府才不得不回应此事,保住了华小的华文教育。
最近,董教总又提呈一份备忘录,呼吁政府在吉隆坡大蓝图计划下,增建华文小学以供需求,平等对待非马来人的文化。
“不用说,肯定又要被否……”
“学生那么多,全靠自力更生,依旧不给办,地是他们的,咱们有什么办法?”
“习惯了,反正都是他们说了算。我爸最近刚到了65岁,可以去大陆探亲,都和他亲友说好了,提交的申请又被驳回了。”
“唉,五一叁之后真的越来越难了……”
突然有人嘘了一声,刚刚提及五一叁的人捂了嘴:“差点忘了,不说了不说了……”
简谨仪走到工位放下包,把后面那位老师要的郁金香递给她,而后对大家笑笑,捂嘴的老师和她打招呼:“哎,简老师来了啊,你听说了没有,上次的赞助人说他要给赞助的几所华小六年级老师办一次联谊,包车包餐包住宿,简老师你去不去?”
她一向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有那个时间不如回家给母亲帮忙,但是这次活动是赞助人那边提议的……他会来吗?简谨仪抱着一点希望,没有立刻拒绝。
后桌的老师插好郁金香,劝她:“去呗,咱们学校哪年八代有过联谊啊,估计也就是这一次。”
拿着登记表的年级主任推了推眼镜:“简老师,我给你报名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