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1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醒了!他们醒了!”
  司马迁情不自禁地面露喜色,众人好像都被视频里的情绪感染了似的,忍不住心脏砰砰直跳起来。
  战争、炮火、流血、牺牲,遍地哀鸿遍地血,可血色吓不退前赴后继的人。
  戎装战士拼死杀敌,布衣百姓宁死不屈;前方战士悍不畏死,后方百姓百般支援。先前麻木呆滞的眼睛,此时仿若有星有火在闪耀。
  诸天万朝的人被震撼到了。
  “向来只有躲着大军的黔首,哪有这样亲如一家拼死相帮的?”蒙恬等将不敢置信。
  三国。
  刘备一把抓住诸葛亮的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军师,这正是你当日在隆中与我所说!”
  “太不可思议了,先前那般麻木愚昧之民,此时竟展现出此等风貌,华夏果然不会亡!”
  先前还忧心忡忡地韩愈此时精神大振,恨不得自己也化作其中一员。
  南宋。
  辛弃疾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画面,他是在北方长大的,见到过百姓对王师的期盼,但也看过“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荒唐,他忧心百姓处北地日久,一样会忘记国耻。
  水镜的内容告诉他,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可水镜也告诉他,百姓之力是无穷的!只要,只要向后世做的那样,唤醒他们,何愁百姓不能同仇?大宋,不是某些人的大宋,他们要守护的,是自己的家园!
  乐声激昂,红旗招展。军民一心,气势如虹。东方龙吟,华夏新生。
  视频中的画面越来越明朗,战火之后的新生国民并未失去血性,而是又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家园建设之中,这里看不到一个权贵高门,俱是干劲十足又爆发出惊天伟力的民众。
  于是一座座桥梁被架起,一条条绝境变通途,一条条洪水偃旗息鼓,一亩亩良田风吹麦浪,一张张脸上笑容灿烂……
  ——敢教日月换新天。
  水镜之下不知是谁一声哽咽,从阴雪层层浓云团团的冰冷鲁镇,到红旗招展下蓬勃殷盛的新生之国,他们见证了后辈的苦难,也见证了向死而生后用勇气与性命换来的幸福。
  “华夏,不会亡啊……”
  “是啊,好像还,变得更好了。”
  由衷地感叹,是他们的欣慰与艳羡。
  再多的申辩与阻挠,在这样如史诗壮阔的情境下都会显得苍白。
  【综上所述,鲁迅等人的反传统恰恰是为了救亡图存,而向封建思想发起冲击,本来就是那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称帝没有用,复辟没有用,大清早该亡了!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如果执意要挡,那么只会被碾断双腿。】
  总结的话语被楚棠特意放大,本是寻常强调的手段,放在这里偏有些示警的意味。
  奉天殿。
  朱元璋抹了一把脸神色沉凝,他开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被气昏了头,听了儿子的一句劝。
  他将目光移向下面的朱棣,又移向朱标,一个拿华夏后路压他,一个搔中他的探究之心。为何反对明清两代理学,为何如此决然与传统决裂,原来是因为再不图变便要亡国灭种。而追根溯源,这祸根还是从他们这儿埋下的!
  朱元璋只觉脑子有些发黑,祸及后世,这种罪责他哪里敢担?更何况如今天下人都看着!
  轻轻呼出一口气,他下去拍了拍朱标的肩,又别别扭扭冲朱棣扯扯嘴角:“这水镜,看得也算值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