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 / 4)
制科考试这个制度从诞生至今,真正被授予官职的人也就两位数。这回武帝一下子搞出来六个,肯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其他人就白考了?”周叔辩满脸的不可思议,如果是这样,他们都疯了吗?费劲巴拉地来参加概率这么低的一个玩意。
“对啊,不然你以为呢?”这也是闻添并没有特别努力的原因,他很清楚以他的本事是不足以进入三等的,那么四等五等对于他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与其努力考上四等还要再考一遍,不如假装努力过了也只考了个五等,能早些解脱。
武帝不是没看到下面周叔辩和闻添交头接耳的小动作,但他能怎么办呢?一个是他老婆哥哥的儿子,一个是他妹妹的儿子,都是亲戚。小孩子不懂事,他总不能真的当众不给他们脸。
武帝只能重重地咳了两声,提醒周叔辩和闻添适可而止。
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也很上道,立刻闭了嘴,假装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太监开始宣读圣旨,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归属。
六个甲科中,太子肯定是不需要授官的。
白雁求仁得仁,他本就已是官身,如今加阶连升了两品,阁老脸上十分有光。
陆南鼎考之前是白身,考完就只能是九品的太子校书。
顾乔更加怀疑起了陆南鼎到底是不是他未来的表姐夫,不是嫌弃九品低,而是他记得话本里他表姐夫一直到意外去世,都没有正式入朝为官。
陆南鼎虽然只是九品,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了。
虽然也存在因为顾乔和太子的介入让事情发生了变化的可能,但顾乔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儿。
剩下的就是顾乔、温篆以及谢涟三人的归属了。
毫无疑问,顾乔会补了太子伴读的缺,但太子伴读并不算是正式的官员,没有品级。这也是曾经大臣们上奏武帝,是否要继续让太子伴读们继续参加殿试的原因之一,真考下去就要授官了,也就失去了一开始只是考验一下太子伴读们的目的。
武帝当时表示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就再没有提过。一直到今时今日,众人才纷纷明白了武帝的办法。
——生造一个官位出来。
他是皇帝嘛,他说有就有咯。从今往后,太子伴读就算是一个官位了,有俸银和禄米的那种。
至于其他没有考好的太子伴读,他们也还是伴读,只不过是没有品级的,若也想有品级待遇,那继续努力考试吧。
不过,武帝并没有直接下给三人授官的圣旨,而是先问询了一番,有关于他们是想当有品级的伴读,还是就此顺势出仕。
除了顾乔实在是太小以外,温篆和谢涟都已经快要到了可以考虑成家立业的年纪了,这会儿就步入官场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顾乔和温篆都毫不犹豫地对武帝表示自己学识有限,水平一般,还想多读几年书,再为陛下效力分忧。
之所以说是为陛下办事而不是殿下,就是不希望引起武帝对太子的忌惮,让武帝过早地意识到,随着太子的长大,他身边的臣子也已经要选择站队了。在代表着现在的他和代表着未来的儿子之间,他们总要有一个更加效忠之人。
但武帝自幕后之人那一连串狗屁倒灶的操作之后,反而更加心疼太子了,根本就不会再往旁的方面去想,只一心满意于顾乔和温篆对当太子伴读不假思索的态度。
可塑之才,留在儿子身边真是再合适不过。
谢涟犹豫了一下,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他是所有伴读里年纪最大的,比温篆还要大,他同族同岁的堂兄弟已经在备考科举了,他却还过家家似的在文华堂里和太子读书,压力不可谓不大。他喝醉酒之后爱跳舞的毛病,就有一些原因是在宣泄这份压力。
如今谢涟辛辛苦苦地考完了,也入了甲等,有一个直接入朝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不可能不去权衡一下利弊。
不过最终,出身耕读世家,全家都在热烈期盼着他能够早点为官的谢涟,还是做出了和温篆、顾乔一样的选择,他想继续在文华堂。
因为……
也就只有太子愿意容忍他那些一喝醉了就要扯衣服跳舞的怪癖了。虽然太子打死也不会承认他对这些从小与他一同读书的伴读有什么感情,但谢涟就是知道,他们的太子殿下比那些根本不把人当人的皇子公主要好得多。 ↑返回顶部↑
“其、其他人就白考了?”周叔辩满脸的不可思议,如果是这样,他们都疯了吗?费劲巴拉地来参加概率这么低的一个玩意。
“对啊,不然你以为呢?”这也是闻添并没有特别努力的原因,他很清楚以他的本事是不足以进入三等的,那么四等五等对于他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与其努力考上四等还要再考一遍,不如假装努力过了也只考了个五等,能早些解脱。
武帝不是没看到下面周叔辩和闻添交头接耳的小动作,但他能怎么办呢?一个是他老婆哥哥的儿子,一个是他妹妹的儿子,都是亲戚。小孩子不懂事,他总不能真的当众不给他们脸。
武帝只能重重地咳了两声,提醒周叔辩和闻添适可而止。
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也很上道,立刻闭了嘴,假装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太监开始宣读圣旨,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归属。
六个甲科中,太子肯定是不需要授官的。
白雁求仁得仁,他本就已是官身,如今加阶连升了两品,阁老脸上十分有光。
陆南鼎考之前是白身,考完就只能是九品的太子校书。
顾乔更加怀疑起了陆南鼎到底是不是他未来的表姐夫,不是嫌弃九品低,而是他记得话本里他表姐夫一直到意外去世,都没有正式入朝为官。
陆南鼎虽然只是九品,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了。
虽然也存在因为顾乔和太子的介入让事情发生了变化的可能,但顾乔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儿。
剩下的就是顾乔、温篆以及谢涟三人的归属了。
毫无疑问,顾乔会补了太子伴读的缺,但太子伴读并不算是正式的官员,没有品级。这也是曾经大臣们上奏武帝,是否要继续让太子伴读们继续参加殿试的原因之一,真考下去就要授官了,也就失去了一开始只是考验一下太子伴读们的目的。
武帝当时表示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就再没有提过。一直到今时今日,众人才纷纷明白了武帝的办法。
——生造一个官位出来。
他是皇帝嘛,他说有就有咯。从今往后,太子伴读就算是一个官位了,有俸银和禄米的那种。
至于其他没有考好的太子伴读,他们也还是伴读,只不过是没有品级的,若也想有品级待遇,那继续努力考试吧。
不过,武帝并没有直接下给三人授官的圣旨,而是先问询了一番,有关于他们是想当有品级的伴读,还是就此顺势出仕。
除了顾乔实在是太小以外,温篆和谢涟都已经快要到了可以考虑成家立业的年纪了,这会儿就步入官场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顾乔和温篆都毫不犹豫地对武帝表示自己学识有限,水平一般,还想多读几年书,再为陛下效力分忧。
之所以说是为陛下办事而不是殿下,就是不希望引起武帝对太子的忌惮,让武帝过早地意识到,随着太子的长大,他身边的臣子也已经要选择站队了。在代表着现在的他和代表着未来的儿子之间,他们总要有一个更加效忠之人。
但武帝自幕后之人那一连串狗屁倒灶的操作之后,反而更加心疼太子了,根本就不会再往旁的方面去想,只一心满意于顾乔和温篆对当太子伴读不假思索的态度。
可塑之才,留在儿子身边真是再合适不过。
谢涟犹豫了一下,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他是所有伴读里年纪最大的,比温篆还要大,他同族同岁的堂兄弟已经在备考科举了,他却还过家家似的在文华堂里和太子读书,压力不可谓不大。他喝醉酒之后爱跳舞的毛病,就有一些原因是在宣泄这份压力。
如今谢涟辛辛苦苦地考完了,也入了甲等,有一个直接入朝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不可能不去权衡一下利弊。
不过最终,出身耕读世家,全家都在热烈期盼着他能够早点为官的谢涟,还是做出了和温篆、顾乔一样的选择,他想继续在文华堂。
因为……
也就只有太子愿意容忍他那些一喝醉了就要扯衣服跳舞的怪癖了。虽然太子打死也不会承认他对这些从小与他一同读书的伴读有什么感情,但谢涟就是知道,他们的太子殿下比那些根本不把人当人的皇子公主要好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