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记一下,回京之后,给孙含之后,加以赏赐,爵职难封,钱粮就多给些!”刘皇帝朝着太子刘旸吩咐着。
  “遵命!”刘旸应道。
  而听孙立一口一个“老臣”,再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刘皇帝说道:“时光易逝啊!你也老了啊!”
  孙立从军中退下来,也有些年头了,当初就是因为年高疾犯,从而请辞。当然,或许也因为看到了军中更新换代的大势。孙立道:“不得不服老啊!”
  又欣赏了一会儿周边的景致,刘皇帝道:“河东出兵的老人,也日渐凋零了,朕如今在此,只可惜卫公已逝,蓟公早亡,英公病笃,韩通留守,杨业在边,只有你孙立,在此陪朕唏嘘啊!”
  “对了,李万超如今就在潞州任职吧!”刘皇帝问道。
  在早年的“周王系”将领中,李万超不能算是最有名的,但也属于中坚力量,他当初率领的肃然锐军,也立下了累累战功。
  当年,自丰州那边退下来后,刘皇帝准他在太原歇养了两年,后来又起复,授潞州刺史。如今,李万超已经六十六岁了,老而弥坚。
  听刘皇帝问起,刘旸主动答道:“九原侯行军打仗,开疆拓土,是员能将,这治理州县,恩养百姓,则是一名干吏。潞州任上的这几年,官声口碑,十分不错,臣听闻,民间有‘李恩侯’的称呼……”
  “老来不易啊!”刘皇帝不由笑了,四下看了看,指示道:“起驾吧!着人通知潞州,不必迎驾,让李万超来行营即可,朕要见见他!”
  “是!”
  ……
  御驾北行,过潞州北上,基本沿着当年刘皇帝率军南下的路线,等于重新走了一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交通,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破损狭窄的也经过休整。
  不过,再怎么变,还是有些熟悉的景象。当然,这一路,也少不了逗留,刘皇帝也产生了诸多的感慨与追忆。等刘皇帝抵达太原时,已经是七月下旬了,秋意也渐浓。
  毕竟是龙兴之地,受到朝廷的重视可一点都不少,晋阳雄城,仍旧屹立于汾水之畔,经久不朽。距离上次驾临此地,也有整整十三个年头了,还是前次北巡的时候。
  说起来,这些年刘皇帝数次出巡,到过不少地方,然而再游一次太原,间隔就这么多年。显然,以大汉如今的版图,他想要踏遍大汉道州的想法,最终也只能成为一种愿望。
  河东乃是三代王朝的龙兴之地,从后唐、后晋,再到如今的大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他成为了李、石、刘三家争霸天下最深厚的根基。
  但是,前者也提过,持续的出击,产生了三代王朝,也几乎耗尽了一两代的潜力。到高祖刘知远问鼎天下时,几十万军民迁入河南,几乎使用河东进入了半个世纪以来最衰弱的时期。
  到如今,许多京畿百姓,籍贯虽然改了,但都来自河东,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刘崇当政时期,河东的发展受限极大,哪怕把南边的河中、晋、绛等地算上,全道人口也不足二十七万户。
  直到刘崇解职释权,朝廷直辖河东,其恢复发展速度这才正常,再辅以朝廷的扶持,十七年下来,河东也终于再现往日的繁荣富庶。
  尤其是晋中盆地之间,更是物阜民丰,人烟稠密,北接山阳,南连河洛,东通河北,虽然在地形地势上处于一种“包围”中,但在大汉中北部,河东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都得到了加强。就如太行一般,河东就是大汉帝国的脊梁,鼎足轻重。
  根据前次的统计,河东全道,人口已然攀升至五十三万户,比起当初足足翻了一番。而其中,太原府所辖,就有七万余户,晋阳就是一座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
  倘若给如今的大汉城池按照政治、经济、人口比重做个排名,晋阳也是能够挤进前十的。
  第165章 旧邸
  入晋阳,刘皇帝没有光顾太原宫,不是住惯了东西两京的琼楼玉宇而看不上晋阳的“简陋”,而是在这座旧都之内,值得刘皇帝感怀的,也只有王府旧邸了。
  “你跟着做甚?”在一干人的陪伴下,入游旧太原王府,刘皇帝忍不住瞧向太子刘旸。
  刘旸被这话也问得有些愣神,他这一路走来,基本都是随侍驾侧,用心学习的。因此,答道:“臣侍候御前!”
  “朕这里不用你侍候,有这么多人在,还怕他们把朕伺候不好吗?”刘皇帝轻笑道:“给你放个假,去做点太子当做的事!”
  “请陛下吩咐!”在一众人的目光中,刘旸拱手应道。
  “朕这里,还是太高了!”刘皇帝指着自己脚下,看着刘旸,说道:“待在朕身边久,怕你的眼界再也放不下去了,很多事情,不是看看奏章,听听汇报就够了的。出去走走看看,晋阳是我家崛起的地方,难得来一次,你也该多做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