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 / 2)
杜恩在桃花宴上见到莫甘,也是猛惊了一跳。
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再仔细一瞧,那人神色间虽少了浪荡气,样貌也初现老态,但的确是当年那个“莫裤子”。及至看着莫裤子走向莫咸,叫了声“哥哥”,杜恩再无可疑,心里不住惊问,他为何还活着?
杜恩与莫裤子相识已有二十多年,那时莫裤子是阳驿乡有名的“莫千亩”家的幼子,而杜恩家原先则只是个四等户,家中只有三十多亩地。那年起了洪灾,将他家的房舍田地尽都淹没,父母妻子都被冲走,只剩他和一个幼子。杜恩等大雨稍停,独自撑了块门板,四处寻找父母妻子,最终只寻见父母尸首,妻子则不知所终。杜恩自幼孝顺,不忍抛舍父母遗体,更兼独自一人,难养活才一岁多的幼子,便抱着幼子赶到宁陵县,给幼子胸前插了根草棍,跪在路边,乞求卖儿葬父母。
莫裤子那天正巧路过,因同在一乡,隐约有些认得他,便停住脚,问了缘由,随即笑着说:“你这孝心虽好,慈心却差。自家孩儿让别家去养,哪里有亲生的好?少不得受苦受虐。你不过是要一副棺椁,我舍给你。”
“多谢小员外。只是——安葬父母,做儿的得靠自家气力,若白用了小员外的钱,这孝便不是真孝了。”
“你卖儿便是真孝了?”
“小人是实在没法子,毕竟这孩儿是我亲骨血,卖了他,也算他在祖父母跟前尽了小小一片孝心。”
“你这不是孝,是呆。这么吧,我也不白舍给你,算是借给你。等洪水退了,你家的田仍在那里,你再慢慢还我。”
“可那洪水不知何时才能退,就算退了,我家那些田地,不知还能不能耕种。小人生来只会耕地,做不来其他营生。借了员外的钱,不知道如何归还。”
“嗐!说你呆,你真是呆!不过人都说,若欲成得事,除非三分呆。你这呆气何止三分?你是个囫囫囵囵十足呆。这么吧,咱们做笔买卖,我就把你当块呆田,预买你三分收成。往后你得一石,我收三斗。十年八年,总能收回这一副棺椁钱。再多的,便算作利钱。你活一年,我便收一年。如何?”
“这……成。不过小人听得有句俗话——言语过耳忘,墨字百年新。小员外若真愿帮小人,就立个字据。”
莫裤子当真带着他,到街口一家相识的锦帛铺,请那店主作保,两人写定契书,一人收藏了一份。随即,莫裤子又去棺椁铺,出了八贯钱,替他买了一副棺椁,雇了辆太平车,去乡里水边找见他父母尸首。没有墓地,莫裤子将他父母尸首运到自家墓地,找了两个庄客,在那墓地边上寻了块空地,安埋好。
他们父子没有安身之地,莫裤子便让他们暂住到自己家中,供衣供食,并让家中雇的乳娘,帮着照料他的幼子。
过了几个月,大水果然退去,杜恩家的田地也露了出来。莫裤子又拿出二十多贯钱,替他将那几间被冲毁的草舍翻盖成瓦房,借了头牛和一些农具给他。
杜恩一向不愿输了志气,感念之余,始终极不自在。因而,他口上从不道谢,心里一直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偿报莫裤子。由于憋了这股气,他耕作时,比以往越加卖力。一人一牛,原本只能耕二十亩地,他却硬生生独自将那三十多亩地全都耕了出来,每天累得骨头都要酸裂。好在幼子一直寄养在莫裤子家,不必分心照管。
那年除去赋税,他总共收了四十多石粮。他自家只留了十来石,剩余三十石全都挑到了莫裤子家。莫裤子笑着推辞:“咱们定好的,我收三分,这都有七八分了。”
“小员外一定收下。这三十石粮,只将将够棺椁钱和盖房钱。牛钱、农具钱、养孩儿的钱,都还缺着。”
莫裤子只得笑着接下,随即却替他谋到一桩好事。县里有许多学田,佃给人只收三分租,又没有田税,因此,人人都争这佃权。莫裤子和县衙的管事相熟,拿到一百多亩学田,他将这些田全都让给杜恩。杜恩从前哪里敢想这等生利好事?一听便连声推拒。莫裤子却强说了一番,那衙前管事在一旁更是笑骂起来,杜恩这才犹犹豫豫地画了押。莫裤子又四处寻佃客,替他将这些田转佃了出去,一年一亩能得二分租。连指头都不需动,一年便白得五十多石粮。
秋收后,杜恩瞧着那些佃客将粮一挑挑送上自家门,又惊又喜,更有些忐忑难安。他忙要将这些粮全都驮去给莫裤子,莫裤子却已先上门来,笑着说:“说定的,便不许乱改,往后我只收三分利。” ↑返回顶部↑
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再仔细一瞧,那人神色间虽少了浪荡气,样貌也初现老态,但的确是当年那个“莫裤子”。及至看着莫裤子走向莫咸,叫了声“哥哥”,杜恩再无可疑,心里不住惊问,他为何还活着?
杜恩与莫裤子相识已有二十多年,那时莫裤子是阳驿乡有名的“莫千亩”家的幼子,而杜恩家原先则只是个四等户,家中只有三十多亩地。那年起了洪灾,将他家的房舍田地尽都淹没,父母妻子都被冲走,只剩他和一个幼子。杜恩等大雨稍停,独自撑了块门板,四处寻找父母妻子,最终只寻见父母尸首,妻子则不知所终。杜恩自幼孝顺,不忍抛舍父母遗体,更兼独自一人,难养活才一岁多的幼子,便抱着幼子赶到宁陵县,给幼子胸前插了根草棍,跪在路边,乞求卖儿葬父母。
莫裤子那天正巧路过,因同在一乡,隐约有些认得他,便停住脚,问了缘由,随即笑着说:“你这孝心虽好,慈心却差。自家孩儿让别家去养,哪里有亲生的好?少不得受苦受虐。你不过是要一副棺椁,我舍给你。”
“多谢小员外。只是——安葬父母,做儿的得靠自家气力,若白用了小员外的钱,这孝便不是真孝了。”
“你卖儿便是真孝了?”
“小人是实在没法子,毕竟这孩儿是我亲骨血,卖了他,也算他在祖父母跟前尽了小小一片孝心。”
“你这不是孝,是呆。这么吧,我也不白舍给你,算是借给你。等洪水退了,你家的田仍在那里,你再慢慢还我。”
“可那洪水不知何时才能退,就算退了,我家那些田地,不知还能不能耕种。小人生来只会耕地,做不来其他营生。借了员外的钱,不知道如何归还。”
“嗐!说你呆,你真是呆!不过人都说,若欲成得事,除非三分呆。你这呆气何止三分?你是个囫囫囵囵十足呆。这么吧,咱们做笔买卖,我就把你当块呆田,预买你三分收成。往后你得一石,我收三斗。十年八年,总能收回这一副棺椁钱。再多的,便算作利钱。你活一年,我便收一年。如何?”
“这……成。不过小人听得有句俗话——言语过耳忘,墨字百年新。小员外若真愿帮小人,就立个字据。”
莫裤子当真带着他,到街口一家相识的锦帛铺,请那店主作保,两人写定契书,一人收藏了一份。随即,莫裤子又去棺椁铺,出了八贯钱,替他买了一副棺椁,雇了辆太平车,去乡里水边找见他父母尸首。没有墓地,莫裤子将他父母尸首运到自家墓地,找了两个庄客,在那墓地边上寻了块空地,安埋好。
他们父子没有安身之地,莫裤子便让他们暂住到自己家中,供衣供食,并让家中雇的乳娘,帮着照料他的幼子。
过了几个月,大水果然退去,杜恩家的田地也露了出来。莫裤子又拿出二十多贯钱,替他将那几间被冲毁的草舍翻盖成瓦房,借了头牛和一些农具给他。
杜恩一向不愿输了志气,感念之余,始终极不自在。因而,他口上从不道谢,心里一直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偿报莫裤子。由于憋了这股气,他耕作时,比以往越加卖力。一人一牛,原本只能耕二十亩地,他却硬生生独自将那三十多亩地全都耕了出来,每天累得骨头都要酸裂。好在幼子一直寄养在莫裤子家,不必分心照管。
那年除去赋税,他总共收了四十多石粮。他自家只留了十来石,剩余三十石全都挑到了莫裤子家。莫裤子笑着推辞:“咱们定好的,我收三分,这都有七八分了。”
“小员外一定收下。这三十石粮,只将将够棺椁钱和盖房钱。牛钱、农具钱、养孩儿的钱,都还缺着。”
莫裤子只得笑着接下,随即却替他谋到一桩好事。县里有许多学田,佃给人只收三分租,又没有田税,因此,人人都争这佃权。莫裤子和县衙的管事相熟,拿到一百多亩学田,他将这些田全都让给杜恩。杜恩从前哪里敢想这等生利好事?一听便连声推拒。莫裤子却强说了一番,那衙前管事在一旁更是笑骂起来,杜恩这才犹犹豫豫地画了押。莫裤子又四处寻佃客,替他将这些田转佃了出去,一年一亩能得二分租。连指头都不需动,一年便白得五十多石粮。
秋收后,杜恩瞧着那些佃客将粮一挑挑送上自家门,又惊又喜,更有些忐忑难安。他忙要将这些粮全都驮去给莫裤子,莫裤子却已先上门来,笑着说:“说定的,便不许乱改,往后我只收三分利。” ↑返回顶部↑